重回2008:区块链起源 梦想开始的地方

我的丰功伟绩值得浇铸于青铜之上,铭刻于大理石上,镌于木板上永世长存;等我的这些事迹在世上流传之时,幸福之年代和幸福之时亦即到来。

——塞万提斯 《堂吉诃德》

值此比特币诞生十周年之际,把这句话也送给中本聪,致敬这个伟大的时代。

01

时钟拨回到2008年,全世界正在与半个世纪以来最严重的全球经济衰退鏖战正酣,这次非同寻常的冲击造成严重的贸易瘫痪、导致多个相当大型的金融机构倒闭。由于全球一体化、各种设计精巧的金融产品的发展,世界金融体系膨胀成一个相互依存、叠屋架床的铁索连环生态,危机发展有如火烧连营,各国央行和政策制定者显得一筹莫展。

危机正是由政策制定者一手造成的,为了刺激经济,各国政府施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赤字财政,刺激居民加杠杆进行过度消费,金融机构同样无视风险高杠杆运营,造成了资产价格泡沫。决策者和监管当局漠视风险,主观上造成了金融监管的缺失和松懈;金融机构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择手段,加剧和放大了风险。

区块链技术

派拉蒙影业发行的传记剧情片《大空头》取材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

讽刺又无奈的事情是,之后,全球政策制定者试图快速启动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,各国都进入了货币宽松时代,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所发行的货币,远超历史上的平均水平,在这轮史无前例的印钞运动中,全球资产价格随之开始新一轮暴涨,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、产能过剩,至今未出清,成为摘不掉的枷锁绑架着经济政策。

没人对这样强盗式的政策满意,钱得存在银行忍受实际上的负利率剥削,有谁愿意看到自己辛苦打拼挣来的血汗钱被通货膨胀稀释掉?是时候改变一下游戏规则,做点新的尝试了。

02

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的普及应用,是书本上定义的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,它将人类社会推进到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,使我们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。我们受益于此,在互联网上聊天、阅读、游戏、购物、社交,完成工作和生活,打发无聊寂寞的时光,一些优秀而伟大的公司由此诞生,也有一些投机取巧的鼠辈暗自生长。

习惯网络的我们,在严厉的内容审查和言论管制环境中,对404页面再熟悉不过,这是权威制度下的特色日常。HTTP 404错误是客户端在浏览网页时,服务器无法正常提供信息,或是服务器无法回应,且不知道原因所返回的页面。超文本传输协议(HTTP,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)是互联网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网络协议,所有的WWW文件都必须遵守这个标准。尽管TCP/IP协议是互联网上最流行的应用,HTTP协议并没有规定必须使用它和基于它支持的层。事实上,HTTP可以在任何其他互联网协议上,或者在其他网络上实现。

区块链技术

仔细学习一下HTTP状态码,与404 Not Found相隔不远,我们能找到很少见到的402 Payment Required,对它的描述是“留作以后使用”,并且被标注为“需要支付”才能访问。其实在网络设计之初,创造者们就希望能够提供一种传输价值的方式。只是不同于信息的自由分享,在网络上自由交换价值,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价值不是可以随意“复制和粘贴”的数据。这个梦想只能被无限期搁置,落寞地被标注成“留作以后使用”,难题留给有足够智慧解决问题的人。

03

加密货币的种子,其实早早就已种下。20世纪80年代,密码朋克就有了加密货币的最初设想。有人梦想建立一个充满政府秘密的市场,爆料者可以获得不可追踪的电子加密货币奖励。设计奖励的难点在于如何建立大家都认可的共识,也就是莱士利·兰伯特(Leslie Lamport)等人1985年提出的拜占庭将军问题(Byzantine Generals Problem),让各地军队彼此取得共识、决定是否出兵的过程,延伸至计算领域,建立有容错性的分布式系统,即使部分节点失效仍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,可以让多个基于零信任基础的节点达成共识,并确保信息传递的一致性。

不得不承认,惊天动地的大历史有时候就是由少部分人造就的。1993年,艾瑞克·休斯(Eric Hughes)和一帮密码学爱好者,创建了一个“密码朋克邮件名单”加密电子邮件系统,简称“密码朋克”,目的是对抗受到政府监控的互联网电子邮件,秘密讨论群“密码学邮件组”在宣言中写道“我们使用密码学,匿名邮件转发系统,数字签名,以及电子货币来保障我们的隐私”。

1998年,另一名密码朋克戴伟(Wei Dai)提出了匿名的、分布式的电子加密货币系统B-money。分布式思想灵光乍现,成为新一代加密货币的精神先导。思想碰撞、岁月激荡,密码朋克们孜孜以求,非对称加密技术、点对点网络技术、哈希现金(Hashcash)算法机制直至可复用的工作量验证(Reusable Proofs of Work),技术日臻成熟。

2008年11月1日,“密码学邮件组”里出现了一个新帖子:“我正在开发一种新的电子货币系统,采用完全点对点的形式,而且无需第三方信托机构。”该帖的署名,是中本聪(Satoshi Nakamoto)。

“本文提出了一种完全通过点对点技术实现的电子现金系统,它使得在线支付能够直接由一方发起并支付给另外一方,中间不需要通过任何的金融机构。”“传统货币最根本的问题在于信任。中央银行必须让人信任它不会让货币贬值,但历史上这种可信度从来都不存在。银行必须让人信任它能管理好钱财,并让这些财富以电子货币形式流通,但银行却用货币来制造信贷泡沫,使得私人财富缩水”,他在比特币白皮书中这样写道。

2009年1月3日, 中本聪发布了开源的第一版比特币客户端,宣告了比特币的诞生。他在位于芬兰赫尔辛基的一个小型服务器上通过“挖矿”得到了50枚比特币,产生第一批比特币的区块叫“创世区块”(Genesis block)。中本聪将当天的《泰晤士报》头版标题——“The Times 03/Jan/2009 ,Chancellor on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”( 2009年1月3日,财政大臣正站在第二轮救助银行业的边缘)刻在了创世区块上,对货币当局不动声色的来了一次永载史册的嘲讽挖苦。

区块链技术

04

2009年出现的比特币,使得一切关于货币、互联网和价值传递的问题得以改变,所谓“此物一出天下反”,原来困扰网络创造者的棘手问题似乎迎来解决方案,巧妙融合P2P网络、密码学、共识算法等已有技术的比特币优雅的解决了在互联网上产生、存储和传递交换价值的问题。在这个系统中,数据以区块(block)为单位产生和存储,按时间顺序连成链式结构(chain),彼此独立的节点共同参与数据的验证、存储、维护,具有不可篡改、公开透明的特点。Blockchain被翻译成区块链技术,它建立了在不可信网络中进行信息和价值传递交换的可信机制。

中本聪预言,20年内比特币要么归零要么无比强大。经过极客、技术布道者、加密货币爱好者乃至敏锐资本的推广和发展,比特币从籍籍无名到誉满天下,由其衍生的区块链技术开枝散叶,也必将带人类迈入新纪元。而针对区块链技术,各国政府、大资本、技术先驱甚至普罗大众,已慢慢建立共识——继蒸汽机、电力、互联网之后,区块链或许是下一代颠覆性的核心技术,互联网从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迈进。

区块链技术

网络的发展虽然日新月异,但是信息传播和价值传递的突破性进展,都不是偶然事件,从研究者和爱好者夜以继日的尝试探索,到普通用户的应用反馈,都要经历漫长而艰苦的演变过程。随着技术和需求的趋于稳定成熟,每个新阶段都可以在前一个阶段的基础上建设出新的东西。穿过历史重重迷雾,回看信息互联网的发展历程,我们应当对建设和使用价值互联网有充足的心理准备,虽然技术是现成的,但大规模的普及应用并不能一蹴而就。如果历史具有借鉴意义的话,我们再乐观的期待都不为过,价值互联网的应用和普及,将迸发出远远超过我们预期的能量。

标签:区块链 区块链技术
N本文来源:巴比特